每一张蓝底白字都让我更怂了一点
文|西坡
最近大家一直在互相说,出门对人客气点。原因都懂的,每一张蓝底白字都让我更怂了一点。可是后来我想想,这不对啊。我本来就很怂了。我们这些怂人本来就不会闹事伤人,你看通报措辞:
正常人谁随身带刀啊?这类事情如果发生在我身上,都进行不到“互相推搡”的步骤,只要不是对方太过分,甚至都不会“发生口角”,顶多是挨两句骂,我默默走人。
戾气弥漫,很多人都说要加大震慑力度。可是震慑的结果会是什么呢?我们这些温和的“怂人”本就不需要震慑,而那些戾气弥漫的“狠人”,似乎只会越震慑越亢奋。
为什么我这么怂,现在网上开始传播一个“幸福者退让法则”,我觉得可以拿过来用,显得比较优雅。但其实就是性格里带的,不愿意为鸡毛蒜皮的事跟人发生冲突。在有的时代有的社会,这挺丢人的,但在现代社会,不妨视为一种优点,我们可以把勇气用在其他地方,何必非把街头当作舞台呢。
我还有一些更加雄壮的理由,苏东坡在《留侯论》里写过的:“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,必有过人之节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,匹夫见辱,拔剑而起,挺身而斗,此不足为勇也。天下有大勇者,卒然临之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。此其所挟持者甚大,而其志甚远也。”
当然,把一个东西加个“大”字,就很容易变成语言污染。“拔剑而起,挺身而斗”,就一定“不足为勇”吗,如果是见义勇为,当然是勇。“卒然临之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”,就一定是有“大勇”吗,也不一定,有可能是真窝囊。人生是复杂的,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勇气,需要做一个综合的分析,而且要看关键节点。
我想说的是什么呢,勇气应该是一个有纵深的概念,不应该只有“好勇斗狠”这一种勇。读过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的人都知道,那些留名青史的勇士,都不是随随便便跟人搏命的,通常要等一个知己出来,再把命托付给对方,还要等自己的老母亲去世了,再去执行任务。
像这种街头斗殴弄出人命或把自己命丢掉的,司马迁一个字的版面都不会给。可是现在网上却颇有一种舆论,为那些六亲不认、无知残忍的莽夫叫好。怎么说呢,只能说是文化的堕落。但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。为什么在信息发达,生活方式更加丰富的今天,很多人对勇气的理解反而变得狭隘了?
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。我前几天刷到一个视频,两拨小孩在打架,两拨成年人在围观,一开始成年人很淡定,但是打着打着,成年人陆续加入战斗。场面十分丑陋。关键是,这些成年人一开始在干嘛呢?据合理推测,他们应该是听信了某些流行观点,“小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”“谁打你你就要打回去”,所以决定实践一回,择日不如撞日,棋逢对手将遇良才,演练起来吧。可是打着打着,发现自己家孩子吃亏了,所以按捺不住进入战场……
这算哪门子的武德教育啊,这就是典型的巨婴对武德的错误理解。如果你决定让孩子“打回去”,就得接受孩子“打不过”的结果,即便打不过,事后跟孩子好好讲一讲,也不失为一次生动的课堂。乱斗一气,只能说明这两堆里一个成年人都没有。
非对称攻击不是武德,欺凌弱小不是武德。即便不谈法律的红线,这也是人类普遍认同的最起码的底线。现在的那些报复社会事件,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,都绝对是懦夫的表现。在社会管理上,如何减少戾气是一回事。在文化上,我们也有义务将这类行为与“勇气”这个美好的词进行彻底切割。
蒙田讲过一个故事,说有一个士兵作战特别勇猛,国王赏赐给他很多礼物,女人,田地,金银珠宝。后来又发生战争,这个士兵却变得畏畏缩缩。国王问他怎么回事,他说我从前一无所有,所以不知道害怕。
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天是有启发的。首先,一个社会要趋于文明发达,就要不断减少赤贫人口,要让大家真有“一头牛”害怕失去。不仅是物质意义上的赤贫,还有精神意义、情感意义的赤贫。繁荣的经济与繁荣的文化是相互支撑的。如果一群人除了宏大叙事,再也找不到自己和世界的联系方式,那么是很容易走上极端的。把文化搞得活泼起来,让人的内心可以安放,可以抒发,绝不是一件小事。
然后,一个蓬勃多元的社会,才可以培养出对于勇气和英雄的多样化理解。假如一个社会的小孩只知道把网红当偶像,而网红也只会引导他们把世界区分为“家人”和“外人”,那这个社会是很危险的。这句话的意思绝不是说网红不好,而是说除了网红,还应该有更丰富的文化形态。无论身体还是精神,都需要更多的出口。